当前位置:恋上你看书网>女生耽美>原谅我是事业脑[快穿]> 第17章 懵懂的青春少女(6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章 懵懂的青春少女(6)(1 / 1)

年后,时间过得更快了。

仿佛一瞬间,大家就从棉衣换成了短袖。

六月,X市已经炎热起来。

随着高考的临近,学校附近都弥漫着难言的焦躁与喜悦。

高考当天,难得出现晴天。

在这个大日子里,所有人都为高考生让路。

考点附近禁止鸣笛,交警站在路口,偶尔飞驰的警用摩托,带着一脸庆幸的学生,学校门口是翘首以待的家长和老师。

“放轻松,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行。”

“考试的时候细心点,写完多检查几遍。”

“你难大家都难,保持好心态,不会做就跳。”

“考完校车就停在门口,这个关键的时候别瞎逛。”

“准考证和身份证都拿好……”

尽管这些话先前已经说过无数遍,家长和老师还是不厌其烦的强调。

一张张青春的面孔,有期待,有焦虑,有紧张,也有尽力一搏的释然。

秦父秦母早在高考前一个月就计划调班。

女儿高考,她们工作再忙也不可能忽略,尽管高三这一年女儿的成绩稳稳保持在年级第一,身为父母依旧免不了紧张。

“咱只要上考场就是胜利,不紧张不紧张。”

“国内的学校不喜欢,咱就去国外,家里给你兜底。”

“深呼吸,真的不紧张。”

秦父秦母生怕给女儿带来压力,影响发挥。

两人一个扇风,一个递水,完全看不出省医院主治医师的底气。

叶琳:……

她的内心毫无波澜,甚至有些想笑。

实力永远是最大的底气。

别说叶琳已经有一次高考的经验,哪怕她是第一次参加,这一年来她刷的题浩如烟海,自信将高中知识学透了,足够应对高考。

与其说她紧张,不如说秦父秦母太重视孩子。

第一场,语文。

叶琳先整体看了一遍大致题型。

和前几年高考并没有区别。

叶琳心里有数了。

第一道阅读题,只要根据题目找到文章中对应的段落,注意细节,内容总结和主旨,就能选出正确选项,简答也都是写作手法或者主旨类。

如果做的题目足够多,甚至可以总结出常见错误选项和答题模板。

这些属于开胃菜,叶琳很快解决。

接下来的题目也没难住她。

文言文主要难在理解,但如果积累得足够多,能够准确断句翻译,题目自然迎刃而解。

古诗文默写更是学霸们必拿的分数,尽管高中几十篇必背的篇目,仅从中抽出三篇,分值不过六分,听起来性价比很小。

但在高考动辄一分千名的严峻形势下,有准确答案的默写已经是最简单的题目。

叶琳一路手脑不停,顺利地到了作文。

抬眼,讲台上的表时针指向了10。

语文考两个半小时,还剩一个半小时。

时间还早,叶琳晃了晃手,思考最后的作文立意。

学校外,家长三三两两站在树荫下,时不时抬起手腕。

秦父见妻子踮着脚尖望向学校,无奈道,“女儿才刚进去。”

“你去车上等着吧,阳光晒了。”

秦母自然知道时间还早,“我不认识表,这不是着急嘛。”

秦父倒是冷静些,以女儿的成绩,再失常一个985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
最不济复读一年。

听了丈夫的话,秦母倒是不再踮脚,只无聊的四处张望。

“星问妈妈,这!”

秦母朝不远处熟悉的母子挥挥手。

“你们星问不是保送了,怎么还来这凑热闹。”

秦母奇怪道,“我差点以为看错了。”

因着叶琳和韩星问既是同桌,租房又在一起,韩母和秦母倒是认识。

她声音不小,“保送”二字一出来,身旁陪考的家长不由的侧目。

本以为是没赶上考试的倒霉蛋,谁料是免试的大佬。

“他偷不见声地从B市跑回来,说是没机会参加高考遗憾。”

韩母毫不客气地拍着自家儿子的后背,“我这不给他弥补遗憾了。”

韩星问被母亲拽过来,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,闻言耳朵都红了。

他跑到这里的目的可不只是这么单纯。

B市据X市虽然不远,高铁也要一个小时。

韩星问已经入选ICHO,七月比赛,如今正是训练的黄金时间。

但韩星问依旧没听指导老师的劝告,一意孤行回了X市。

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,他能走到现在,秦妍是最大的动力。

原本韩星问只打算偷偷回来,暗中送秦妍进考场。

就连面都不打算考前见,生怕自己影响到心上人。

谁料指导老师告密,不得已编了个理由,然后韩母母爱泛滥,跟着来了。

来就算了,还站到了心上人父母面前。

韩星问心虚地手都不知道放到哪里。

“星问聪明,七月要去国外比赛了吧?”

秦母看着面前高高瘦瘦的男生,觉得女儿同桌真是一中难得的优秀了。

韩母有荣与焉,嘴上倒是谦虚。

“他不知道哪里抽风,突然就开窍了,我和他爸都没想到能走到这。”

要说家长如何拉近关系,互相夸对方孩子绝对是最快的一种。

韩母作为社会人,也懂社交礼仪。

“别说我家皮小子,你们家秦妍成绩多好,楚老师都说心态稳得不行,B大、Q大都随便上,还能选专业。”

果然,话一出口,秦父秦母脸上都露出矜持的微笑。

“星问都提前保送B大了,我们还要提心吊胆……”

围观的家长终于听不下去了。

你们两家,一个保送B大,一个B大Q大稳了。

想想自家孩子,还挣扎在本科线附近……

不行了,再想就心梗了。

“你们家孩子是一中重点班的吧?”

虽然是疑问,却几乎是肯定。

韩母:“对,他和人家还是同桌。”

围观的家长眼中的羡慕几乎化为了实质。

“真是报恩的孩子。”

“你们家孩子是怎么学的,我家孩子虽然聪明,就是耐不下心学。”

“对对对,粗心大意。”

“一中那边管得严,是真出成绩啊。”

几个家长感叹连连。

无论一中被多少学生厌恶,在家长眼中能出成绩就够了。

“对了你们家孩子能考多少分?”

一位脑袋中间空空的男子腆着肚子好奇道。

几位家长立刻安静下来,等着秦母的答案。

秦母嘴角的笑容都压不住,却还是顾忌意外,谦虚道,“没多少,六百多吧。”

“她们家孩子可是一中的年级第一。”

“上了高三以后,第一都被她女儿包了。”

“老师都说是状元苗子。”

韩母生怕其他家长小看,连忙补充道。

比秦母这个亲生母亲还要骄傲。

等叶琳考完语文出来,韩母身边已经围了一圈人。

“同学,你觉得今年高考难度如何?”

“发挥的如何有信心吗?”

“梦想考什么大学什么专业?”

“提前交卷是有信心……”

叶琳一出考场便被几家媒体团团围住。

和她一起出来的几位同学都是一样的待遇。

叶琳心道糟糕。

她光想提前出来免得挤,忘了还要媒体这回事,只得耐着性子回答。

“还行。”

“不错。”

“B大数学。”

“有。”

说罢,借用巧劲挤了出来。

留下面面相觑的记者,良久后才反应过来刚刚是在回答她们问题。

不过……

B大!

众人对视一眼。

无论如何,这位要出境了。

最后一场考完,意味着辛苦的高中生活终于结束。

饶是强悍如叶琳都难免轻松不少,有种了解心事的释然。

俗话说:压迫越大,反抗越强。

一中校园已经成为高三生释放的天堂。

成堆的卷子从楼上倾泻而下,白花花的,铺满了地面。

“不准撕书!不准吵闹!有序离开!”

校园广播内,学校领导徒劳地喊着。

然而马上就要离开学校的学生怎么会在意,站在楼道肆意发泄。

“啊!我终于要离开这个破地方了!”

“睡觉!我要睡觉!”

“考试!学习!都去死吧!”

叶琳收拾好东西,离开了学校。

前世的她这个年纪在干嘛呢?

大概是有种要飞出牢笼的解脱。

“天高任鸟飞。”叶琳想。

而这时叶琳的采访视频火了。

提前交卷的学生,成绩往往两极分化。

不是极好,就是极差。

前有“已经保送”的男生登上热搜,后就有叶琳的“还行B大数学”。

高考的热度还没下去,几重光环加身,不火都是天理难容。

谁家不希望孩子能保送?

谁小时候没想过“上B大好,还是上Q大好”的问题?

当然也少不了质疑。

只是质疑刚出,就被澄清了。

叶琳的名气太大了,在一中可以说无人不晓。

就连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都知道高三的大魔王,次次考试年级第一。

高三忙着考试,高一高二却是放假。

有人居然敢质疑秦妍学姐的能力,一中学生第一个不答应。

X市一中,每年是能出近百位B大或Q大的神校!

别说年级第一,就是年级前五十,都没大问题。

这都是“血泪”换来的成绩,容不得丝毫质疑。

谁敢说X市一中的年级第一考不上B大?

这不是等着打脸。

果然,一中的学生下场,可信度立刻拉满。

“你看看人家,小小年纪的多沉稳。”

这一天,叶琳成了全国无数家长的“梦中情娃”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