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恋上你看书网>都市言情>谋求明月> 第1章 遗孤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章 遗孤(1 / 1)

元和三年,隆冬。

昭宁宫。

"皇后娘娘!娘娘!大皇子,大皇子……薨了!"

随着一声悲恸的哭喊响彻大殿,窗边站着的人瞬间晃了晃身形,手中暖炉应声而落。

满室宫人尽数伏地哀泣,遥远天际传来沉重悠缓的丧钟声。

殿外风雪愈紧。

——

不要!

尚清宫内,床上躺着的女子骤然惊醒过来,胸口起伏不止。

守在外间的侍女察觉到动静,连忙放下了手中活计掀帘而入,却见那床榻上原本睡着的人已经坐了起来,此刻正面色苍白地微微喘着气,眼神空茫而涣散地望着某处。

“姑娘?你这是怎么了?”侍女惊得立马快步走了过去,替自家主子将滑落的被褥拉高,又寻了帕子认真地给她擦拭额角渗出的细密薄汗。

“姑娘呀,你可是又做噩梦了?这样下去可怎么好,日日为梦魇所困,便是八尺大汉也要受不住的。”

小丫头忍不住皱眉,自从自家主子一月多前出门受了惊吓后,再回来就时常梦魇缠身,偏偏姑娘还什么都不肯说,教人也不知她究竟是梦见了些什么可怖之物。

“明鹊。”姜泠渐渐回笼心神,疲惫地开口轻声唤了她一句,“你再念叨下去,我才真要受不住了。”

小丫头闻言顿时噤声,正好这时有位穿深绿色长袄的老妇人端着托盘推门进来,她便立马迎了上去,笑着从对方手中接过青瓷小碗,“崔嬷嬷我来就好。”

对方见状忍不住提醒:“臭丫头吵吵嚷嚷的,可别闹着郡主。”

话虽如此,她面上却是笑着的,一边将手中空了的托盘搁在桌案上。

明鹊捧着碗坐到床沿,小心舀了勺热汤,吹温了才喂到姜泠唇边,嘴里不消停:“姑娘,璟王殿下待您可委实上心,日日都派人来送这安神汤呢。”

“您不知道,本来嬷嬷怕麻烦人家,想要来方子咱们自己准备就好,结果璟王殿下非说不麻烦,要亲自熬了送来。”

明鹊八卦地正欢,不想话音刚落,崔嬷嬷就正了脸色斥道:“教你的规矩都学到哪儿去了?主子的事也敢妄议,还有,说过多少回了要唤郡主,今时不同往日,不可再一口一个姑娘。”

见嬷嬷当真动了气,明鹊也不敢再胡闹,乖乖认了错,只是心底却忍不住想,唤了姑娘那么多年的姑娘,如今皇上一朝封了姑娘当郡主,大家就都要跟着改口,哪里能习惯嘛。

姜泠一眼瞧出她的心思,无奈摇头,“嬷嬷说的对,日后还是要多注意些,免得落人口舌。”

小丫头一张脸登时愈加灰败。

“不过。”她话音又突然一转,“若是私下里,随意些倒也无妨。”

明鹊便一下子抬眼,脸上笑意藏都藏不住,崔嬷嬷不禁叹气,“郡主,您也太惯着这丫头了,纵得她没半点规矩。”

嘴上这么说着,但她眼底其实并无太多真正的责怪,毕竟……她们都是承清侯府仅剩不多的旧人了。

十六年前,边关祸乱,几个一直对大燕虎视眈眈的部族联手向大燕发兵,在边境烧杀抢掠无数。

战事连连败退,主将换了一个又一个,最后是本已卸任的承清侯携家中二子自请北上,平息战乱。然后,他们就再也没能回来故土。

看着眼前正是鲜妍明媚的少女,年逾半百的妇人怎么也忍不住红了眼眶。

她永远都不会忘了,当年侯爷和府中二位公子的死讯传来时,全府上下是如何的一片天崩地裂,向来稳重的夫人甚至当场便呕了血。

那日长街上万人欢庆,百姓们庆祝着战事终于结束,我朝大胜,外敌尽退,而一墙之隔的侯府内,却是哀声不止,泪聚成河。

两日后,夫人也因悲痛过度撒手人寰,自此,名满天下的承清侯姜氏一脉,便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幼女。

一夕之间,姜泠从千娇百宠,全家的掌上明珠,沦为了举目无亲的孤女。

那一年,姜泠尚不足周岁。

也正是因此,皇帝在追封了已故的承清侯夫妇及其二子后,还金口玉言下了旨将这小小遗孤接入宫中,由太后亲自教养,吃穿用度一应皆不输公主规格。

一直到如今,已是过去十六个年头了。

这十六年,富丽皇宫的朱红色宫墙和耀眼夺目的琉璃瓦,是姜泠瞧过最多的景致。

“嬷嬷……你怎么了?”

姜泠不经意抬头,恰好瞥见妇人发红的眼眶,不禁担忧出声,对方闻言忙回过神来,立马侧过身子,用袖口按了按眼角,一边回道:“奴婢无事,就是看着郡主终于一点一点长成了如今这副大姑娘的模样,奴婢高兴,高兴。”

明鹊噗嗤一声笑出来:“嬷嬷真是的,高兴怎么还哭了呢,像小孩子似的。”

崔嬷嬷便瞪了她一眼,佯装生气,“臭丫头没大没小,看来还需给你好好立立规矩。”

明鹊一听吓得立马向姜泠讨饶,姜泠只好无奈地笑看她一眼,却垂眸又是忧虑神色,眉心微锁,被褥下的手也不自觉收紧。

璟王……当今皇帝的第四子,赵璟。

明鹊和崔嬷嬷并不知晓,她方才梦见的,近来时时于梦中扰她心神的,便是此人。

一月前,姜泠出宫前往大慈恩寺为太后祈福,回程途中路遇贼人,所带护卫尽数折损,幸得恰巧路过的御听司众人及时出手相救她才幸免于难。

可回来后不知为何还是有风言风语隐隐传开,她的名声竟是在此事中受了影响。这世道女子不易,她也惟有以沉默应之。

便是这时赵璟站在了她面前,眼神一如既往的诚挚坚定,说愿聘她为妻,八抬大轿,明媒正娶,挡世人流言蜚语。

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表明心意,却是姜泠第一次点了头。

一直以来,她自知身份特殊,婚姻大事需格外慎重,这些年遇人示好无数,她终是独独对这一人动了心,只为少时相伴,只为赤诚如斯。

梦中的赵璟最后斗败了所有皇子,登临帝位,而她,原本的璟王妃,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。

梦境混乱,许多事情都并不完整且不按着顺序来,她也是一点一点慢慢拼凑出来的,只是拼凑出来之后却发现,这越看越像是……某种对未来的预示。

按照梦中的发展,她与赵璟相知相恋,最后得成眷属,这与目前现实中二人的轨迹无疑是重合的。

赵璟不久前已亲自去向皇上求了赐婚,皇上心中自然是不愿,便让姜泠自己来决定,而她顶着多方压力硬是应了下来,明黄龙袍的帝王当时看了她良久,到底是没说出拒绝的话。

自此,她的婚事尘埃落定,她这个被无数人盯了这么多年的姜氏孤女也总算能够喘息。

一切似乎都要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了。

可……姜泠不自觉皱起了眉,为何她今日却会突然梦见这样的场景?

梦中,那是赵璟登基为帝的第三年,她身为中宫皇后已诞下一子,取名赵珩,可那个小小的孩子却才不过两岁就早早夭逝,殁于一个那样寒冷的深冬。

她不信,她不敢信,怎么可能呢?可梦中的惊惧悲恨有如实质,姜泠拼命地在记忆里搜寻着,想看看自己究竟遗漏了什么,脑中却突然一阵刺痛,叫她呼吸都有些不稳。

一旁的明鹊注意到她异样的神色,也跟着脸色一变,“姑娘?姑娘怎么了,可是哪里不适?”

她说着就抬起手轻轻扶住了姜泠的头,五指在她太阳穴处慢慢按压着,崔嬷嬷见状亦是面露忧色,上前几步紧张地看着床上面色发白的女子。

“郡主……”

姜泠慢慢缓了过来,朝她露出一个宽慰的笑:“我没事,嬷嬷别担心。”

话毕,她闭了闭眼,脑海中各种画面走马灯一般闪过,她强压下心底莫名的不安,一遍遍地告诉自己,那都只是梦而已,做不得数的。

起初她为这梦境所欢喜,可如今……如今只觉得,还是算了吧。

姜泠心中微叹,赵璟性情一向随和无争,想来他是绝不会坐上那个位置的,她也不会经历那样的局面。

……不会的。

正想着,外面有宫人进来通传:“郡主,素安姑姑在外求见。”

屋内的几人都是一顿,姜泠连忙坐起身子:“快请姑姑进来。”

素安是贴身伺候太后的大宫女,自幼时便跟在太后身边,如今几乎人人都得称她一声姑姑了。

“清月郡主。”驼褐色宫装的妇人走进屋内,垂首行了一礼,四十余岁的年纪,因保养得当显得年轻许多。

姜泠笑着唤她:“姑姑安好。”

一旁站着的崔嬷嬷和明鹊也依礼福身。

姜泠可以说是素安看着长大的,甚至她后来的规矩都是由这位亲自教导,所以一直待她多有尊敬。

素安微微一笑,目光稍垂,并不直视前方的人,“劳郡主挂念,郡主为太后娘娘祈福,一片孝心难能可贵,听闻郡主身子仍不大好,太后特命奴婢来给郡主送些调养之物。”

话音落下,她身后的宫女上前几步,呈上了手中的东西。

姜泠淡淡看过去,大概是人参灵芝之类,的确都是滋补的好东西。

其实早在知晓她出宫祈福却路遇贼人受了惊吓时,太后就已经赏赐过一大堆东西下来了,按理说不该再有这一趟,还是由素安亲自来走。

但姜泠并未推辞,只微顿了一下便笑道:“辛苦姑姑走这一趟了,怨我身子不争气,还请姑姑代我多谢太后娘娘。”

“郡主言重。”素安闻言一笑,“您且好生修养着便是,太后娘娘担忧郡主,才吩咐奴婢一定过来看看,如今奴婢瞧着郡主气色确实差了许多,您身份金贵,可千万要仔细着身子。”

姜泠点头应是,素安便也不再多言,嘱咐了几句就福身告辞,姜泠差了明鹊去送她。

“郡主……”屋内崔嬷嬷扶着姜泠重新在床头靠下,看着那堆留下的东西,皱着眉欲言又止。

姜泠摇了摇头,“好生收着吧,太后娘娘的心意,不可怠慢。”

崔嬷嬷便叹了口气,带着东西安静地退出了房外,留姜泠一人好生歇息。

太后今日,是提醒来了,她虽在太后膝下长大,几乎可以算作是大半个孙女,但到底没有血浓于水。

她为太后祈福,却自己遇了灾祸,还换得日日梦魇缠身,这事可大可小,但若被有心人利用,难免太后一腔感怀不会反而变成怨怼。

姜泠头疼地闭上眼,总归,这身子是不好也得好了。

她不知不觉又睡过去,昏昏沉沉间许多人的面孔在脑海里轮番出现,但好在醒来时没再记得些什么奇怪的东西了。

晚膳时明鹊传了些清淡的饭食上来,姜泠眼底划过失望,但到底还是在小姑娘凶巴巴的目光下乖乖端起了碗,筷子刚要伸出去,就又有宫人过来传话。

“郡主,璟王殿下来了。”

姜泠蓦地一顿。

作者有话要说:下一本《风月良人》落难贵公子和他的金主大大~

没有了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